|
动态丨趣问展项——『“桥”这汴京』一起探秘拱桥的奥秘(已阅:50次 发布时间:2025-09-09) |
9月6日,宜兴市科技馆迎来了 20 组亲子家庭,一场以『“桥” 这汴京』为主题的趣问展项活动在此启幕。活动中,小朋友们化身 “北宋工程师”,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,解锁《清明上河图》里的桥梁奥秘,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造桥大挑战,让传统文化与科学知识在动手实践中碰撞出奇妙火花。 活动伊始,科技辅导员化身 “历史与科学向导”,带领小朋友们聚焦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汴水虹桥。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细节图片展示,孩子们了解到北宋拱桥的独特结构 —— 没有一钉一铆,却能凭借木材的交错支撑承载重量,千年虹桥的智慧瞬间勾起了大家的探索欲。活动中的拱桥模型以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汴水虹桥为原型 —— 这是北宋时期极具代表性的 “贯木拱”(又称 “编木拱”)桥梁,其最大特点是 “无钉无铆、以木承木”,仅靠木材的交错咬合与力学平衡实现承重。 在辅导员的引导下,小朋友们展开想象,拿起画笔勾勒心中的拱桥,成为接下来搭建环节的 “核心蓝图”。最令人期待的动手环节到来!小朋友们分成不同的小组,获得 30 根木棍和若干条皮筋,需要复刻北宋 “编木拱桥” 的搭建原理。过程中,有的小组先根据设计图确定桥梁框架,有的则在尝试中调整木棍的交错角度,大家互相讨论、反复调整,最终一个个精巧的木桥模型顺利完工,大家亲身感受到 “编木结构” 的神奇魅力。活动最后,每组小朋友们分别拿上各自搭建的“桥梁”进行一场承重大比拼!“你的桥能扛住 2 瓶矿泉水吗?”“5 瓶能不能行?” 随着一瓶瓶矿泉水缓缓放在桥面上,现场欢呼声与惊叹声不断。有的桥梁意外承受住了远超预期的重量,有的则在尝试中发现了结构优化的方向。赛后,辅导员结合承重结果,为小朋友们讲解拱桥承重的力学原理:拱桥将重量分散到两侧支撑点,如同千年虹桥般,用科学结构实现 “以柔克刚”,让孩子们彻底弄懂了 “虹桥为何坚固” 的答案。 此次『“桥” 这汴京』活动,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触摸历史、学习科学,真正实现了 “传统文化 + 科技教育” 的融合。未来,宜兴市科技馆也将继续推出更多有趣又有料的科普活动,为孩子们搭建探索世界的 “桥梁”。 『关闭本窗口』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