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【宜兴市科技馆-宜兴科普教育基地】的官网!
 
动态丨《临震不乱 安全童行》国际减灾日主题活动已阅:11次  发布时间:2025-10-19
 

为响应“第36个国际减灾日”主题,切实提升青少年的防灾减灾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,10月19日,由宜兴市科技馆、宜兴市急救中心联合主办“临震不乱安全童行”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在宜兴市科技馆成功举办。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的30组亲子家庭通过“趣味实验+沉浸体验+专业培训”的形式,沉浸式学习防灾知识,掌握自救技能,为构建平安宜兴夯实家庭防护基础。

活动当天,从科学实验的“安全启蒙”到防灾展厅的“震情探秘”,再到急救培训的“技能实操”,环节设计层层递进,兼顾知识性与互动性。在科学实验环节,宜兴市科技馆的科技辅导员以“尖叫桶”“马德堡半球”实验揭开大气压力的奥秘,随后通过“掌中生火”“粉尘爆炸”的震撼演示,直观呈现火灾隐患,将“烈火无情,安全第一”的警示融入实验讲解,让孩子们在惊叹科学神奇的同时,建立初步的安全认知。“原来地震来临时,躲在桌子底下还要双手护头!”在三楼防灾减灾厅,亲子家庭在科技馆讲解员的带领下,逐一体验地震模拟平台、震级体验装置等展项。通过模拟不同震级的震动感受、学习地震预警信号识别,参与者们跳出书本知识,对地震成因、危害及避险要点有了更直观的理解。“平时教孩子地震知识总觉得抽象,今天他自己体验了,记得比我说十遍都清楚。”一位参与家长表示。

“我认识这个!这是自动体外除颤仪,救命神器!”活动结束后,一名学生指着科技馆大门口的AED设备,兴奋地向家长介绍。当天,宜兴市急救中心在急救培训的核心环节,围绕正确拨打120、气道异物梗阻解除术、AED识别使用、身边物品止血包扎四大实用技能展开教学,通过“专家精讲+亲子实操+有奖问答”的模式,让急救知识从书本走进生活。培训现场,急救中心老师结合真实案例拆解技能要点:拨打120时,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精准报出详细地址,如何用简洁表述说明病情;讲解气道异物梗阻时,通过模拟演示,让亲子搭档直观掌握成人海姆立克互救等操作方法;介绍AED时,不仅科普其“越早用成功率越高”的原理,还现场演示了电极片粘贴位置和除颤配合CPR的流程;利用身边物品止血包扎环节,更是让大家用毛巾、围巾等日常物品,实操练习了直接压迫止血和简易包扎固定的技巧。穿插其中的“如何识别气道异物梗阻窒息手势”“止血带多久放松一次”等有奖问答,让现场氛围持续热烈,也让关键知识点更易被记住。“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,今天亲手用围巾完成了包扎,还学会了海姆立克法,以后遇到小意外真能帮上忙了!”一名学生拿着刚完成的“衣物包扎悬吊”成果,向家长展示时难掩激动。

“防灾减灾教育不能只停留在‘纸上谈兵’,要让孩子‘亲身感受、亲手操作’,才能真正把知识变成能力。”宜兴市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,此次活动以亲子为单位,正是希望通过“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”的辐射效应,让防灾减灾理念深入家庭,推动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。下一步,宜兴市科技馆将持续联动专业机构,开发更多贴合公众需求的科普活动,让安全知识走进更多社区、校园,为建设“韧性家园”贡献科普力量。此次活动通过创新科普形式,将专业的防灾减灾知识转化为可体验、可操作的实践内容,不仅提升了青少年的应急技能,更强化了家庭的防灾意识,为宜兴市全民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注入了鲜活力量。

关于我们

场馆介绍

展项介绍

组织架构

党群建设

会议中心

荣誉展示

CONTACT US
联系我们 地址:江苏省宜兴市解放东路文化中心385号科技馆 电话:0510-66511612 E-mail:yxkjg_qy@163.com
 
FOLLOW US FROM AT SOCIAL MEDIA
从社交媒体上关注我们
 
关注官方二维码、
掌握更多最新实时消息
微信号:yxkjgkpzx
版权所有 (c) 2025 宜兴市科技馆 | 苏ICP备2023006821号 | 本网站支持用户使用IPv6网络访问 | 您是第 位访客! 苏公网安备3202820223102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