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《壶韵千年》宜兴紫砂科普展临展成果汇报(已阅:6次 发布时间:2025-11-19) |
![]() 9月28日至11月6日,宜兴市科技馆开展了《壶韵千年》宜兴紫砂科普展,通过系统知识科普,让公众全方位感受紫砂魅力。临展开放期间,累计接待观众23231人次,开展活动39场,共688人参与。 一、溯源紫砂根脉,强化文化认同 本次临展以“探秘紫砂奥秘、传承非遗文化”为核心,通过静态展区陈列与动态课程互动,让公众深度溯源紫砂根脉。从《紫砂的密码》系列科普纪录片的线上发布,到临展展出的图文展板、原料标本等展品,系统性科普了宜兴丁蜀镇黄龙山及周边产区的“五色土”资源,同时以数据对比、成分解析等形式,直观展示紫砂矿料的独特特性,不仅揭开了紫砂的神秘面纱,更让公众深入了解了家乡特色文化资源,深刻感受传统紫砂文化的深厚底蕴,有效激发了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与认同感。 二、体验制壶技艺,传承匠人精神 本次临展搭建了沉浸式实践平台,公众可以通过看展、工艺师演示指导、参与课程等形式,完整体验紫砂茶杯的手工制作过程,让紫砂制作的“匠人精神”具象化、可感知。馆内,临展设置专门的技艺体验课程《古法小匠人》让参与者化身“制壶匠人”,从泥料拍打、捏塑成型到细节打磨,公众可以在亲身实践中呼应展览中的技艺展示内容;馆外,与宜兴市文化出口基地联合策划的“泥渡未来 陶都新语”非遗文化主题活动、与市均陶研究所联合主办的“陶韵匠心·指尖传承”非遗文化体验活动,都让青少年们全方位感受到了宜兴紫砂陶艺的魅力,深刻体会手作工艺的精妙与不易,在专注创作中领悟其精神内核,进一步增强了非遗文化的传承意识。 三、探究科学原理,培育实证能力 本次临展开设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课程,将讲解、观察、实验充分结合,引导公众走进紫砂的科学世界。《开窑惊喜:紫砂的科学盲盒》课程讲解泥料种类、结构特点及烧制变色原理;《会“呼吸”的紫砂壶》课程聚焦紫砂独特的微观结构,让公众亲身验证紫砂壶的功能特性。这种可以动手实验的展览模式,不仅让公众深刻理解了非遗技艺中的科学原理,更将展览中的知识转化为探究能力,有效培育了公众的实践能力与实证精神。 本次临展通过“文化溯源+技艺体验+科学探究”的多元模式,让公众多维度探究紫砂的奥秘,既领略了紫砂艺术的文化价值,也感受到了非遗中的科学魅力,未来,宜兴市科技馆将继续深耕科普领域,创新活动形式,促进文化与科学的繁荣共生。
『关闭本窗口』
|
|